一、考点解读
前几讲学习了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翻译等考点,这些在高考《考试说明》中都属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一部分“理解”中的内容。除此之外,在高考《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点,还有第二部分“分析综合”——包括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三个考点;第三部分“鉴赏评价”——包括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两个考点。
其中第三部分“鉴赏评价”主要体现在“古诗鉴赏”中,我们另辟专章讲解。第二部分“分析综合”的三个考点在高考试题中往往是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的。
1、筛选文中的信息。
本考点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指向,划定区间。从某一角度进行辨别和判断,选出有关的主要信息,去除次要和冗余的信息。这里所谓的信息,一般是指选文中反映人物思想品格、个性气质和行为举止,描写景物的内容、手段、感情倾向,抒情议论文章中表明作者情感观点态度等方面的语言材料,对这些信息的“筛选并整合”,要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进行,对语言材料有敏锐的感知能力。文言文阅读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实际上是考对命题者所筛选提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判断的能力,并不要求考生根据某一特定要求到文中去搜寻筛选提起信息。这样就更减小了答题难度。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概括、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
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也是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不同的是,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明显,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往往会相应增大。
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本人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以区别于文中的其他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的整体阅读考查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阅读检测中必考的内容,一般占分值为20分左右。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成了部分考生复习的一大难点。文言文阅读试题涉及了高中文言文的大多数知识点,综观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以及各单独命题的省市卷,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题型大同小异,无外乎实词解释(大纲指定的120个实词是重点)、虚词辨析(考纲列举了18个虚词)、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的理解以及文章文意的理解、断句以及句子翻译题。
文言文的复习,首先应该关注课本,梳理其知识点;掌握课内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活用等,因为文言文考试中的知识点,一般都是课内训练过,并且高考试题也有直接来自课内的内容。
其次,按考纲列举的考点重新整理一遍知识点。一般来说,考点的内容都是来自以前所学的知识点,只不过考纲从命题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表述而已。而且考试的知识范围往往小于平时上课讲到的范围。所以,这种整理费时并不多。
再次,也是主要的任务,就是,按照高考的要求,完成一定量的阅读练习。
1、近年文言文阅读设题特点分析
从文言文阅读的测试内容来看,“常见实词”基本上是古今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语(尤其是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常涉及多义词、异义词、同形词、通假字,其中又偏重于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题型大多是选择题,这种考查趋向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不会有大变化。
文言虚词的考查有几个趋向:①分辨同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②引用教材中的文言文语句,来与所选阅读材料中的句子作比较;③淡化词义的确定而强调用法分析。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考查考生在理解基础上的分析能力,难度比把握文意又上了一层,近几年的高考题显示出强化该知识点的趋势。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考查内容既有对材料中某一具体问题的考查,也有对材料全方位的考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在信息筛选的基础上对文章材料和思想的进一步把握,要求考生读懂全文。设计这类题,一般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几个方面,选取其中的四点切入,进行概括分析,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在高考题中,“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三项要求,有时是结合在—起的,特别是后两项,很难截然分开,三项内容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近几年这种考查有加强的趋势,且有可能加大考查的范围和力度,应引起重视。
文言文语句翻译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句式和用法”在第II卷同文言文翻译结合起来考。②翻译的句子一般是从上文的阅读材料中选出,也不排除单独抽选一段文字翻译的可能性。③翻译文句偏重选句特点及表达方式,以及对实词、虚词的理解。④难度不会太大,得分点都是中学学过的,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总之,近年文言阅读试题已跳出固定模式,朝着题型多样化方向发展。
2、文言文阅读设题变化的应对策略
文言文阅读复习涉及内容很多,应对策略可以归纳为六个字:全面、细致、灵活。
虽然文言阅读在试卷中的题量有限,但文言知识复习面广,涉及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全面复习才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基本保障。
细致复习,是指在复习每个知识点的时候都要深入、细致。对原始性知识要善于积累,如掌握一定量的古汉语实词、虚词的基本用法,熟悉主要的句式特征,了解古代最常见的文化知识等。对规律性知识要善于归纳、总结,比如各种词类活用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特殊句式的变化规则等。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时直露,有时含蓄,因此,要学会透过一言、一行、一事、一物去窥探人物品质,透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推断、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灵活复习,一是指要注意知识点中复杂多变的因素。如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今通假,单音词和双音词、偏义复词等;文言句式中的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词类活用中除了一般活用,还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二是指在牢固掌握了知识点的基础上,要善于灵活运用,要将所掌握的知识转换成能力,解决阅读中碰到的具体问题。
以判断一个词的意思解释得正确与否为例,主要方法就有四种:
①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推断。如“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一句中的“视”,初看可作“看见”讲,但联系整个句子,应解释为“比较”。
②借助语法结构推断。如“烟波微茫信难求”与“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两句中“信”字义项的确定,前句“信”作“难求”的状语,后句“信”作谓语,故应分别解释为“实在”和“确实”。
③借助相似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意义往往相同、相近、相反、相对的特点推断。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忧劳”和“逸豫”词义相反。
④借助成语熟语推断。文言文中的有些字词的意思现代汉语还保存着,如“腥臊并用,芳不得薄兮”中的“薄”,与成语“日薄西山”一词中的“薄”意义相同。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正确完成考题。但是,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联系平时所学知识,学会在阅读和考试的具体实践中,调动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结合再现一些相关的例句,联系上下文体味语感,揣摩语意和语气,从而正确解答试题。
3、四个办法
具体方法有:
①筛选法。弄清题干要求,找准信息范围,结合选项要求进行筛选、比较、分析。它主要适用于文中有直接表明作者观点的材料的阅读。
②概括法。文中没有直接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通过对人物、事件、事理的记叙或描写表现出来的,这就需要阅读者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领悟、分析、综合,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③抓住题眼法。即抓住关键词语,审读、综合、归类,找出答案。
④排除干扰法。考题中常见干扰有:夸大事实,导致谬误;偷换概念,混淆是非;正误夹杂,真真假假;事实互换,因果倒置等。解题时,要忠实于原文内容,学会排除干扰。
4、四个意识
文言文综合阅读,包含了文言文学习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我们认为,在进行文言文语段阅读时,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①整体意识。综观多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应考时,我们要树立整体意识,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首先从内容上分辨是记人,还是叙事,抑或议论;然后由整体到局部分析文章所写的内容,比如记人的文章,先找到所写的人物,再看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物与事件之间关系,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情节是怎样展开的,最后的结局如何……通过概括筛选信息,浓缩全文,化繁为简,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脉络结构。
【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文言文阅读题,通读材料后就能明白,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写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总叙之后具体写了四件事:以疑兵之计退匈奴,饮食与士共之,引刀自刭,天下皆为尽哀;突出表现了李将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廉洁自律、爱兵如子、勇于承担过错的性格特点等。再如2003年文言句段分别引自不同的典籍,《资治通鉴》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论事,相同的人和事在不同典籍中评价不同,这就更需要树立整体意识,学会辩证的看待人或事。】
②考点意识。阅读文言文语段,其最终目的要归结到《考试说明》的具体考点上。考点意识,就是力求一见题目就对该题“考什么”和“怎么考”,有一种“一呼即起”、“闻声响应”的意识,从而快速调出知识储存,准确高效答题。
【例】(07年全国卷2第11题)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
译文: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评析:
古文理解,除了语言外,更重要的当属内容。语言与内容的关系较为复杂,我们大致可以概括出两点最基本的认识:①过语言关,是为了弄懂文章内容;对内容的正确把握,反过来可以更准确地推断语意。近年来,高考古文阅读的命题,在不断地强化这两点基本认识。上面【例】的翻译考查,在大意正确和要点准确两个方面赋分。这个句子涉及三方:契丹,高祖所代表的晋朝廷,安重荣。通过内容可知,这三者互有矛盾:重荣属高祖,高祖怕契丹,契丹怕重荣。但最为突出的矛盾还是敌我矛盾——契丹与晋朝廷的矛盾。在契丹看来,晋内部越乱则对契丹越是有利,甚至想借高祖之手除掉重荣(故下文还有“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等信息)。上述这些信息正是翻译“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这句话的基础。明乎此,无论译出大意,还是译准要点,都不是什么难事。】
平时的复习,我们就是要在《考试说明》的具体考点的指导下,洞察考试意图——“应该考什么”,揣摩出题方法——“可能怎么考”。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③语境意识。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意来逆推。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
【例】(07年全国卷2第8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 讼: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 暴:突然
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 谨:严格
D.姑息重荣不能诘。 诘:追问
答案:C
评析:
上述C项“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中的“谨”的考查,其意图不在记忆,而在于合理推断。如果考生将视野扩大一些,便会观察到更为广阔的语境。
“是时,高祖与……万世耻也!”
可见,高祖的“谨”,是与契丹的“骄”相对的,是与重容所批评的“屈中国以尊夷狄”“万世之耻”相关的,因此,“谨”在此处的意义为“小心谨慎”,是说高祖对契丹赔尽小心,不敢动怒,而决不是什么“严格”的意思,再参照文中与此同义的另一个句子“契丹数遣使责高祖……”,“谨”的意思就更加分明了。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并不要求考生死记硬背字典义项和语法知识,而是要求考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借助相关信息合理判断词义、句意。这便是以阅读能力为立意的命题思想的体现。
准确把握词义离不开语境,对文意的把握同样离不开语境。
④互助意识。
阅读文言文语段,要把语段与试题连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帮助阅读,帮助答题。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A、新旧知识互助,化新为旧。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题目一般来说是崭新的、陌生的、未知的,但它往往和固有的旧知识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甚至它的“影子”就在课本上。如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2题,选出“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8个句子除原文外,其余四个均选自中学课本,A组,“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后一句出自苏轼的《石钟山记》,是学生学过的,很容易知道是介词“把”、“拿”的意思。前一句的“以”如果讲成“把”、“拿”就讲不通了。两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是不相同的。其余几组是否相同,也要逐一判断,以作检验。B组,“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后一句是司马迁《陈涉世家》中的句子,也是考生熟悉的,加线的“会”是“恰逢”、“正遇”的意思。用此意思解释前一句的“会”,也是正确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碰到某些字、词、句的陌生用法和意义时,不妨思考:这个字、词、句的这种用法和意义在课本上有没有出现过?在复习迎考的训练中有没有碰到过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具体语境中是如何理解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否用过去的思路、方法、技巧来解答?如果不能,那么,这个字、词、句的用法和课本中、训练时出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两者有没有必然联系、内在规律?……这样,就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中牵了线、搭了桥,可以利用旧知识解答新知识,利用已知启发了未知。
B、语段试题互助。“研读语段,理解文意”—“阅读题干,把握要求”—“筛选信息,解答试题”,这是一般的正向的阅读和解题思路。逆向来看,由于高考文言文目前还是以客观题为主要考查形式,诸多选项(尤其是可以判断为表述正确无误的选项)对理解语段是有一种补充或验证作用的。命题者在设置题干时,一般让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003年文言文五道客观题目就有4题是选不正确或不相同的);而且在设置选项时,又常常把在理解上有些难度的材料设成正确选项。因此,我们即使把这些选项全返回阅读材料去理解,正确率也在80%以上。据此,我们就可以排除许多难点和疑点。如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第11题,就解释了“讽”、“哂”、“遇”、“务”;12题解释了“为”、“以”、“焉”、“因”;13题辨别出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句子;14题对原文有关裴矩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这么多信息,且80%以上是正确的,加上前面的整体感知,很多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C、试题之间互助。文言文综合阅读题几个题目之间不是孤立的,不但有着从分析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内在序列,也往往可以利用后面试题中可以判断的正确无误的信息,来解答前面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验证前面没有把握的答案。如2003年全国卷14题A项“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它可以帮助解决12题A项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也可以知道“鞠”的意思是“养育、抚养”;由B项“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可以验证11题A项“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中“讽”解释的正误;同样由15题A项“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阿谀逢迎”和D项“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的内容,可以帮助准确完成16题“君愿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的翻译。
D、阅读之间互助。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在阅读载体、考查基点、阅读方法等方面有着诸多差别,但同作为文章的阅读,又有其相通之处,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把现代文阅读的某些思想、方法、技巧,有意识地、巧妙地移植到文言文阅读上来,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5、三个步骤
下面主要谈谈完成阅读练习,也就是考试的方法和技巧。
做文言文阅读题,首先应对文段用心精读一遍,文段后的注释往往有提示作用,也要加以关注。文段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有些生疏,可以暂不去管它。我们在大脑中应快速存贮以下信息:文章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官运仕途、从政业绩、人品性格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可以在试卷上圈点勾画)。
第二步,迅速浏览一遍所有题目。“分析概括题”不管是“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错误的只在一小点,换句话说,选择项中绝大部分分析概括的内容都是正确的,这就大大有助于我们理解阅读文段,有助于我们理解解答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信息筛选题时所应该掌握的具体的语境。
第三步,联系文段内容答题。答题的时候要总结出一套具体的方法。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
(一)两个明确
1、明确高考题设错方式
理解题干和选项语句是关键。不符合要求的一般有两类:一是张冠李戴,将别人做的事或说的话说成是主要人物做的或说的,致使陈述对象不一致;二是答非所问,所选语句虽为主人公言行,但不能表现某种性格。排除法是做此类题较为简便快捷的方法。文言文阅读信息筛选题设错方式主要是答非所问,此外选项组合时往往真伪并存。
2、明确解题步骤
第一步,把握观点,理解选句。通过整体阅读,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理解题枝语句的含义。
第二步,读懂题干,弄清标准。如例1:题干中“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标准有二——一是“全都”,二是“豁达或洒脱”。又如2006年全国卷:题干“分别表明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廉’的一组”,关键词为“分别”,即其中一项表明生性耿介,另一项表明为官清廉。标准不明,答题就会盲目。
第三步,依据标准,对照原文。找到每句话所在的原文,结合上下文先理解语句意思,再与题干要求对照,逐一检查,再作出选择。
(二)五条原则
1、把准对象,忌张冠李戴
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包括散文和史传文。如果是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而题干的要求则是“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某人……的一组”。因而命题人在设计错例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错位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人物身上。在选文中出现的人物决不止一个,而我们答这个题是只要抓住题干中的“某人”的行为举止,就可以做初步筛选:把罗列的句子中不是“某人”所说所想所做的句子排除,相应的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也就被排出,从而帮助解题。如果是写景抒情议论的散文,也会针对某景某人某事某物来议论抒情,所以都要把准对象,不可张冠李戴。
2、体情察意,忌断章取义
传记文章,要在典型环境中通过洞察人物言行背后的“隐情”去分析人物性格。有时命题人在选择错例时,利用考生缺乏语境意识的通病,故意选择貌似正确实质脱离语境的似是而非的句子,进行干扰。其他文类,道理同此。因此,作为考生必须学会体情察意,就文意定句意,在读懂弄通全篇的基础上,去掌握人物言行的真正意图。
3、找准区间,忌层次不清
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通常有起因、经过、结果等阶段;在议论抒情类散文中,也会有层次、阶段、对象的分别。在分析题干时必须明确要求筛选哪个阶段的句子,避免事件的进程提前或滞后,或议论抒情的针对性有偏差。
4、锁定内涵,忌无的放矢
题干对人物某种品质或做法的说法,对某景某事某物的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有时是命题者自己进行了概括,有时则摘引原文中的字眼,它们有时是明晰的,有时则是隐晦的。对于命题者自行概括的较抽象语词要悉心揣摩其内涵。
5、关注手法,忌神合貌离
人物传记类文段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景物描写为了突出其特征或作者借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往往采用多种手法,如叙述描写、作者评说,描写中又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而题干中有时指定筛选某种手法,在审题时就要仔细推敲,把那些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景物某种特色,事物某种性质而刻画方法却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排除,谨防“神合貌离”。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总体阅读,整体把握。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不外乎记叙性材料、抒情性材料、议论性材料。论人论事要论及全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紧扣景物事件所表达感情这一要素,认识文中所记事件或所写景物的性质和作用;紧扣作者在议论人物事件的基本倾向和态度,把握人物事件的性质、特征等。整体阅读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准确定位,准确把握,才能胸中有数,才能完整、准确地分析评价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句子的转述、事件的概括、观点的提示、文末的注释等等,我们都可以将它们综合考虑,参照理解,将有关信息还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从而判断选项表述的正误。
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我们在阅读题目时,必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理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3、借助注释,联系背景。
概括中心意思最忌以偏概全,要特别注意分析选文的题目、尾注等内容,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情况。还要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
4、辨析差异,排除干扰。
高考文言文阅读在本考点的错误题型有或夸大事实,或偷换概念,或以假乱真,或无中生有,或张冠李戴等,如果我们掌握了选项的设置模式,就会帮助我们排除干扰,正确答题。
5、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事情的角色、件数,行为的程度、实效,作者的态度倾向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文中筛选法。
①借助整体阅读归纳主旨。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先要整体上解读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思想,力求知道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最想要告诉我们读者的是什么,读者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从而推知作者的观点态度。
②借助题目表述把握具体对象。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的,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
④借助对应比照法判断答案。将选项列出的“观点态度”与文中筛选出的相应的“观点态度”加以比较,如果题干要求选正确项,则选两者吻合的;如果选错误项,则选两者不相符合的。
2、概括评价法。
①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事通过景物、人物、事件、事理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出来的,因而在阅读时,就要从景物的特征、人物的言行、某一事件的叙述、某一事理的说明、论辩中,在领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拿这种评价与选项中的评价比较辨析,从而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②借助知人论世法,提取要义,分析观点。近年文言文阅读材料往往采用非传记文章,作者一般为教材介绍过的作家,可以借助知人论世理解观点。作者的生平遭遇、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等,是我们解读文言文要义的一把钥匙。
③辩证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做好“分析概括”的工作,还要学会辩证的分析方法,切忌片面性。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一方面要肯定其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其消极因素。判断积极与消极因素,可以从五个方面考虑:作者的人民性、作品的社会性;思想的进步性、历史的局限性、文章的现实性。要注意的是,对文章中作者欠当的观点及消极因素,还要视答题的实际情形来作出恰如其分的评析。
3、关键信息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一般说来,难度不会太高。议论文中作者的观点一般是直露的;抒情性文章要看其基本倾向;记叙性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通过评论性的语段来表达,如《史记》的“太史公曰”,有时作者的观点只用极简括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厉操清白”( 严格地坚守清廉)“清慎简素”(高洁谨慎简约朴素)等。这都是我们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着眼点。文章的关键信息有:标题、开头、结尾和注解;关键词、点睛笔、文眼;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等。通过提取这些关键信息归纳分析出文章观点。
4、感悟深意法。
通过感悟文章的深意来体会。在一些文章中特别是散文史传文中,从字面上有时不能看到作者直接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语境,驱遣我们的想象,用心去感悟,体会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深意,通过揭示含蓄的内容或阐述抽象的内容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观点态度。
四、文言文整体阅读四步骤
1、先读文。
第一步就是认真地整体阅读。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对记叙文体,能大概读出什么时代、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前因后果各如何,能懂个七八成即可。“以意逆志”或“以意会之”,阅读就有了基础。如果一遍读不明白,只好重读,这不免延误了时间。
2、再读题。
高考文言题目错误干扰项往往从这样几个方面设置:
a、事件时间的错误。
b、事件人物的张冠李戴。
c、几件事情的交叉错乱。
d、事件的前因后果、主次矛盾的混乱。
e、作者观点态度针对不同对象。
f、文段内容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概括不当,曲解文意。
这些错误项设置对文意的理解是无关大体的,更何况此题一般只设计错一项,所以通读题目对理解文段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从对题目的阅读中获得对文段内容大致的了解,就能在心中有个基本层次,不致于一团漆黑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阅读时有效地利用题干信息,对阅读理解文段有很大的帮助。这和懵懂朦胧地只读文段比较起来,阅读更有效率。甚至可以在阅读文段之前就先行读题,对于迅速掌握文段大意很有帮助。
3、边读边做。
进一步细读题目并回顾文段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此时采用边读边做题的方法,顺应语境,把词、句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无滞碍者即为正确,有碍者则错。这样做题比脱离语境地猜,准确率会更高。一般来说,运用学过的知识,较易题和中等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做客观题时,要充分利用所给的选项,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
4、再读文验证。
带着须从整体上回答的问题再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如原文的文意、人物行为的总评价等)认知全文。这一步较前一步更深入,大致达到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一纠正,因此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课外涉猎较多的考生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如1993年材料记述唐代名相姚崇力主劝农灭蝗救灾的史实,当时电视剧《唐明皇》刚刚播映,看过的考生当知大略。一些文化常识在课本内也难以囊括,博览群书的考生会有“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感。整体阅读和把握简单地说,就是这样一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考生在出入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上各显其能,其水平的高低就十分醒目地流露出来。
从以上分析看,文言文整体阅读的考点明确而集中,也有明显的梯度,各类考生容易拉开距离。要获得好成绩主要靠平时过硬的功底,也要靠临场细心沉思,善联想,会比较,使已知因素发挥最大效用。按上文的阅读思路,读完文,题也就基本答完了。如果再结合自己此时对文段的整体理解,把所有题目考查之义放入原文做一个通畅的翻译检验,那么做题准确率就会更高。
“先读题,后读题、边读边做,再读文验证”这一阅读思路,主要是根据近年高考的文言试题的设题特点,再依据学生阅读时匆匆读文,解题时脱离语境,读少猜多的阅读误区而总结出来的。
阅读文章的基本规律是整体—局部—整体。过去做文言文方面的练习往往一“点”一练,对巩固某一知识是必要的,却也致使部分考生惯于“肢解”而不善“组装”。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文言部分确定了这样的模式:由整体阅读出发,从若干方面分别检测考查整体把握的能力。应当说这个模式全面体现了阅读基本规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五、文言文整体阅读六技巧
要想既快又准地解答这类题目,除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注重知识的迁移外,更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1、熟点切入法。
有的选择题涉及到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一点,即可找到正确的选项。
例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而死。
B.广之将兵,令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解析:
2002年高考这道题最明显的切入点是D项“结发”。因为这是一个关于年龄的说法。高中课本《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熟悉该知识点,毋须受其他选项干扰,就能确定正确答案为D项。
2、确认排除法。
有的题目所列的选项较多,考生没有把握对每一个选项都逐一作出判别,或者为了节省时间,不想对每一项逐一进行鉴别,就可采用确认排除法——确认其中几项,排除剩余的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的解答。
例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②得赏赐辄死其麾下。③专以射为戏。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解析:
这类题型也是高考语文卷的常见题。做这类题的办法便是以题干中“对待部下‘宽缓不苛’”为标准去衡量每一话,拿准一个不符“标准”的,即可排除一个或两个选项。本题中①③⑥明显不符合“标准”。故排除ABC,D项为正确答案。
3、联系对照法。
有的选择题单靠选项本身是难以确定是或非的,必须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对照,才能作出判别。
例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干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军。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解析:
做这道题采用联系对照法,结合上下文考虑,不难看出:C项的“之”根据上下文可以轻易看出其复指“饮食”。
4、去同辨异法。
有的选择题的迷惑性答案与正确答案之间,往往只有微小的差别。因此,对备选答案则须去同辨异。
例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解析:
本题的干扰项设计巧妙,其迷惑性就在于细微之处。D项中有两个细微之处出现错误。原文中“军亡导”中,“亡”是通假字,通“无”,意思是“没有”,即原句是“部队没有向导”之意,而不能理解为“失去向导”。这是其一。其二,文中将“终不能反对刀笔之吏”理解为“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这也是不妥的。李广“自刭”是因为他觉得“迷失道”是“天意”如此,考虑到自己的身份、资历、年龄,他觉得接受“刀笔之吏”的质询是一种耻辱,于是“自刭”。因此,留心观察到两细微处的任何一处,就能判断出正确选项。
5、比较认同法。
有的选择题在题干中着力强调某一点,要求从选项中找出相同者,此时运用比较认同法最适宜。
例6、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①夫传言不可以不察。
②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
③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④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⑤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⑥缘物之情及人之情,此圣人之所以慎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解析:
这是2007年天津卷第13题。②说明“审”的重要;④是对“宋之丁氏”一事的评价;⑤是说明要谨慎地对待事物。这一组选项完全符合《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的主旨,运用比较认同法,很快可以确定答案。
6、聚焦揣摩法。
翻译题是抽出一篇文章中的一句或两句话,考察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或文言句式等的正确翻译,要求翻译正确,符合要求。考试时,用聚焦揣摩的方法,就可以快速确定句中的重点词(实词与虚词)及句式情况,然后按照“信、达、雅”的要求翻译成符合现代汉语用语习惯的句子来。
例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两个句子的翻译,关键在难点的确认上。因此,解答此类题宜采用聚焦揣摩法。第①句中重点考察“其”“之谓”两处虚词,分别解释为:“大概是”、“称号”。整句译为“大概是(对)李将军的称呼吗?”第②句,重点考查“及”和“尽”两个词,分别解释为“等到”和“竭尽”。整句为: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当然,上述这些技巧并不是孤立的。应试时如能综合运用,灵活变通,效果将会更佳。
六、文言文整体阅读五要求
1、明确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史传文围绕主要人物展开记叙,阅读时可从四个方面把握:
明确主要人物是哪方面的人,如朝廷官员、功臣烈士、文人高士等。
明确所记是哪方面的事情,如官场运作、官职升迁、对上进谏、宽爱士卒等。
理清事情的时间、地点、情节、人物的动机和态度。
分析事情所体现的社会价值、人生意义。
2、把握人物性格及其精神品质。
人物及其主要事情基本清楚后,还要认真分析这些事情表现了人物哪方面的性格特点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高考选文思想性较强,一般突出表现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近年高考文言文出现的人物,或保持操守、善于破案,或处事高明、勇而有谋,或清正廉洁、性行俭素,或重视教育、举荐人才,或严于执法、惩治恶霸,或勤于治政、劝民农耕,包含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极因素,有一定的教益作用。要把握好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就必须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特点,仔细分析人物话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和行动所体现的社会意义。
3、辨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分析本传记除了主要人物外,还涉及了哪些次要人物,这些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有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如何突出人物的个性品质,这些都不能忽视。辨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无疑有较大的帮助。搞清了主要人物与其他人物在哪些方面发生联系,对梳理文意、分清文段的层次,认识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就会有较大的帮助。
4、熟悉用语造句、叙事行文的特点。
史传文一般先介绍主要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和才识,再围绕人物性格、品质叙写主要事迹,叙事概括简练,常用语言描写,少有细节描写,常把人物置于矛盾中表现其思想品质,常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这些特点都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此外,官职变动的词语在文段中使用的频率较高。
咏物散文往往托物言志,表现作者的情操追求和价值取向。
议论文往往夹叙夹议,就事言理,富于论辩等等,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加以总结。
5、运用相应的阅读方法。
阅读目的不同,阅读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写人类文章,应该围绕“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一个主干来抓信息要点。据此目的,考生应该:一读文章,基本把握人名、字号、籍贯、官名、地名、朝代,辩明人物之间的关系,大致了解人物和事件,明确文章的梗概。再读文章,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分析这些事件表现了主要人物哪方面的性格、品质和才能,可充分利用概括与分析题帮助阅读理解。人、事、景、情、理,都是不可忽视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整篇文章可分为多个小层次,为了便于梳理和记忆,考生可用斜线把各个小层次划分清楚。
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三把握
一个吃透,两个并重,三个到位。
1、一个吃透。
吃透试题特点。
首先,必须充分清楚语段与选择题之间“树”与“果”的关系,懂得“题”本从“段”中来,分析选项应该回到“段”中去,切不可仅就备选项与题干来简单对号入座。“筛选信息”类他们更是如此。
其次,文言试题对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考查,是立足于教材的,只要在“音义异同、一词多义、特殊文言句式”方面做好完整的归纳、背记,阅读这些文言就不是特别困难的事。
最后,所考的文言句段往往都是有一定思想意义的,这种意义又以传统的伦理道德为主,如勤政、廉洁、无私、安贫、爱民、兴利、才学、谋略以及忠君等,也就是所谓人之常情、事之常理。懂得了这一特点,才能在分析文章时有明确的中心意识,对文章形成正确的认识。
2、两个并重。
大与小并重。句段若称之为“大”,字词则相对为“小”。阅读过程中始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出篇”。
意与理并重。要求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不能仅从意义上疏通文句,还要充分顾及文言语段自身的逻辑事理。
3、三个到位。
对“实词、虚词、句式”三个板块的认识到位。在复习中要自觉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加以完善,在答题时自觉运用。
“词性优先,动态分析”的意识到位。即结合实际的语言环境来考虑,并注意考查词语的词性,以词性来定词义。
“上下文互补求证要合乎事理”的意识到位。
-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