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高考解析
课外拓展



  
第四章 中国近代文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1、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的思想界、科学技术的成果,新式学堂的兴办和教育改革。“史学革命”与考古的成就,“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京剧的形成和著名的画派。

2、晚清时期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轨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是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发展的。救亡图存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流,而形式上则表现为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3、哲学、史学的发展,民国时期的教学、科学技术的成就、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艺、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艺成就、进步的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

4、民国时期进步文化成为文化主流,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更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题。

二、难点知识剖析

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和哲学

  (1)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

李大钊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发展起来。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最早奠基人。1924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史学要论》,是他多年史学研究的结晶,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概论。它对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方法、目的和历史学的体系、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等重大史学理论问题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贯彻《史学要论》的基本思想则是唯物史观。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1928年他旅居日本期间,从事中国古代社会、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年出版)一书是他这一时期研究中国历史的最重要成果。在这本书中,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大量古代史料的研究,得出中国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几个阶段的结论。第一次说明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完全符合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史学家所描绘的中国古史系统。开创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纪元,也从史学角度论证了中国革命的合理性。因此,郭沫若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介绍。

瞿秋白与杨之华

  1919年5月,李大钊将《新青年》第6卷第 5号编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登了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是在我国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篇文章。他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介绍,主要侧重于唯物史观。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他的论述最为深刻,其影响是深远的。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的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主要是在1923~1927年期间,曾著有《社会哲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等。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在介绍辩证唯物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3)毛泽东发表《实践论》、《矛盾论》及其伟大意义。

  1937年,毛泽东发表《实践论》、《矛盾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中国革命经验、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经验的哲学概括;是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的产物;是指导新时期(指抗日战争)伟大斗争需要的产物。《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著作中两篇最主要的代表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它的问世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其自身的发展历史上终于达到了理论化和系统化,对中国革命事业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