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高考解析
课外拓展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一周知识概述

1、植物的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

2、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了解生长素的产生、分布部位和运输特点;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5、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6、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重点

1、植物的向性和感性运动;

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4、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二)学习难点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3、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三、重难点精讲

(一)植物的向性运动

  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定向运动。如植物幼苗的向光性生长,根的向重力性生长和茎的背重力性生长等。

  植物的向性运动主要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

1、向光性

2、向地性

3、向水性

4、向肥性

5、探索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

(1)实验原理

  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的方向而定。在单侧光刺激下,植物表现出向光性运动。在地心引力(重力)的影响下,植物的根表现出向重力性运动,茎表现出背重力性运动。

(2)设计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验设计

  ②在进行实验之前,应明确实验设计的方法和要求

  ③实验过程中要认识观察和记录

  ④实验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实验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

[思考]植物向性运动在植物生活中的意义

(二)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的发现实验

  实验 1:1880年,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弯曲的是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达尔文对此作出的推测是: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生长产生某种影响。

  实验 2:1928年 温特的实验

结论: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端,并且能够促使胚芽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是吲哚乙酸,因其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故被称为生长素。

  ①燕麦胚芽鞘生长示意图:

  ②燕麦实验法:

  [思考]总结达尔文、温特、郭葛三位科学家及研究小组的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如何完整地解释植物茎生长的向光性现象?

2、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生长素的产生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成熟的叶片和根尖虽然也产生生长素,但是数量较少。

(2)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的分布

  生长素主要集中在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和幼嫩的种子等),而在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含量较少。

(3)生长素的运输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3、生长素的生理功能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根要求的最适浓度最低,一般在10-10mol/L左右;芽的最适浓度是10-8mol/L左右;茎的最适浓度是10-4mol/L左右。

  (2)顶端优势

  [思考]根据顶端优势的原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证明植物茎生长的顶端优势是由生长素引起的。

(三)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生长素的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防止脱花结果

  [思考]用天然的生长素(吲哚乙酸)和吲哚乙酸的类似物萘乙酸和2,4-D处理扦插枝条的形态学下端,哪个效果好?为什么?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