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民收入的分配
(1)国民收的分配
含义: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只有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一方面大力增加产量,一方面尽可能地降低消耗,从而实现国民收入的迅速增加。
国民收入的用途: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积累和消费具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存在不一致的一面。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首先,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积累的最低限是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积累的最高限是保证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片面的高积累、低消费,或者只看眼前,不看长远,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消费,都是有害的。
其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在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两部分的价值形式称作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一方面,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相一致;另一方面,消费基金必须同全社会的消费资料数量相一致。
再次,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分配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总之,国民收入的分配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而要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
2、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2)我国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范围
3、财政的作用
(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1、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的原则
(1)积累与消费各自的用途
(2)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两部分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3)确定积累率的界限
①积累率是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②积累最高限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第一,物质界限。从实物形态看,积累就是把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用于扩大再生产。在一年中,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数量是一定的,这个生产资料数量就是积累率的物质界限。
第二,经济界限。积累是国民收入减去消费的余额,因此,国民收入与最低消费额之差,就是积累的最高界限,即积累的经济界限。
第三,社会界限。积累的社会界限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对积累的吸收能力。在一个社会的一定阶段上,吸收积累的能力受到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劳动力供给、科技水平、管理技能等多种条件的制约。积累应当同社会的吸收能力相适应。
③积累的最低限。
积累的最低限是保证新增就业人口的就业,并使其技术装备水平不低于同一时期的平均水平,否则,导致社会失业增加或劳动生产率下降。
④合理的积累率。
合理的积累率就在这最高限和最低限之间。具体看一个时期内积累率多高才算合理,必须综合考虑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而定,不可能有一个适用于各个时期的固定的积累率。
⑤积累的最低限也就是消费的最高限,积累的最高限也就是消费的最低限。
(4)全面理解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首先,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与消费部分都应当有所增长。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可以相互促进。二者的对立主要是由于积累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消费代表个人利益和目前利益。二是如何实现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前提是国民收入有所增加,这时,积累与消费二者不可偏废。以积累的最低限与消费的最高限,积累的最高限与消费的最低限为度。
其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在价值形式的国民收入中,积累部分称积累基金,消费部分称消费基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民收入的分配首先是通过价值形式进行的,但是,这种分配并不能凭主观愿望而任意确定,必须受国民收入的实物形式的制约。具体而言,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数量相一致,消费基金必须同社会的消费资料总量相一致。
最后,国民收入的分配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国家、企业都要有积累,但又必须充分考虑到劳动者的个人利益,使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要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
(5)澄清一种观点。“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国家决策部门的工作,与老百姓关系不大。”其实不然。
①我们每个公民都是社会的一员,都是国民收入的消费者。国家的分配政策同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②了解这一理论,对自己所处的经济环境有了深刻的认识,可以使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③尤其对青年学生来说,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应懂得客观经济规律,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
2、财政的巨大作用
财政作为国家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充分发挥,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这正是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因此,使人们认识财政的作用,对于发展经济,大力加强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要明确两个基本概念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尤其是注重分析它们的形式和范围,为认识财政作用打下基础。其次,从五个方面归纳财政的作用。
①主要从财政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有助于资源开发和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说明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②主要从两点分析。一是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直接促进了经济发展;二是财政有助于实现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得出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③主要从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说明财政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④主要强调两点。一是财政支持经济建设,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二是财政通过调节社会分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归纳出财政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⑤从国家是进行政治经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机关,保证国家行政机构的存在并正常行使职能,是财政最基本的作用的角度分析,得出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3、财政收支平衡
(1)如果财政收大于支,节余过多,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国家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2)财政收支略有节余也未必是财政运行的最佳状态,如果连年节余,累计起来就会形成大量节余,对国民经济发展同样不利。我国财政收支平衡的要求之所以定位于“略有节余”,是从一个较长期限来考虑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还客观地存在着财政赤字的实际情况。可见,财政运行的最佳状态应该是在一个较长期限内追求收支相抵这个理想的结果。
(3)如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即财政赤字,就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部分依靠借债来维持。当然,略有赤字也应视为财政收支大体平衡。
(4)当前国家扩大财政赤字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①扩大财政赤字是我国政府针对通货紧缩问题实施对经济宏观调控的非常之举。
②在通常情况下,靠扩大财政赤字搞建设,会引发通货膨胀,这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过多次教训。
③在当前的特定条件下,发生这种危险的可能不大。一是现在银行储蓄存款比较多,国家通过财政债券将一部分储蓄转化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会导致银行过量发行货币而造成通货膨胀情况的发生;二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充裕,物价比较稳定,适度扩大一些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是在国民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三是我国的财政赤字均低于国际警戒线。所以我国目前出现的财政赤字,不会导致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