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高考解析
课外拓展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一、一周知识概述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列宁在十月

(二)、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甘地             凯末尔

(三)、苏俄(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

二、学习方法指导

  (一)、学习本章内容,注意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的、逻辑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十月革命开辟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为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前提,苏俄(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重要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等)。

  (二)、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等重要内容,应首先作为历史概念分析其内容及实质,然后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认识其地位和作用、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分析其成败得失。

  (三)、学习“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可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规律进行。首先从整体上认识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总况(原因、特征、影响等),把握其共性;然后在这个大环境下具体分析每个国家的具体内容,总结出个性特征(包括条件、道路、领导、结局等);最后总结其共性或个性特征形成整体特征和认识(如果说开始的整体是抽象的、肤浅的话,那么通过基本史实的分析比较而形成的整体认识则是具体的、透彻的)。

三、重点难点知识讲解

(一)、全面分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1、前提条件具备。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战”前,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已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各种基本特征。

  2、客观时机成熟。十月革命又是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革命前的俄国只是一个资本主义中等发达的国家,还严重地保留着封建农奴制的残余:农村保留着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政治体制上保留着沙皇专制制度。沙皇依靠贵族地主和军队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另外,英法等外国资本大量输入俄国,俄国处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地位。因此,俄国集中了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如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广大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主义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同西方强国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集结,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3、主观条件优越。俄国无产阶级当时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条件优越和成熟,而且有了自己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俄国无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且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组织性,战斗力强。俄国无产阶级开展斗争比西欧晚,受机会主义危害较小,经过l905年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俄国无产阶级有农民作为自己的同盟军,力量强大,更为重要的是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二月革命后,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又及时制定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正确路线,并且领导俄国人民为实现这一光辉使命而奋斗,直至革命胜利。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最重要保证。

  4、“一战”推动革命。“战争引起革命”,“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无比深重的灾难,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而沙皇专制统治则成为矛盾的焦点。同时,帝国主义忙于厮杀,为俄国革命提供了较好的国际环境。

  总之,内外因、主客观因素的结合,俄国十月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和评论

  1、1918年夏至1921年初,面对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以及极其困难的经济形势,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战胜捍卫苏维埃政权提供了保障,起了重要作用。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布尔什维克党试图由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国内战争基本结束,非常措施不但没收缩,反而加强,引起广泛不满,出现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遇到的挫折,使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思考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最终它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这是苏俄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它为苏俄人民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三)、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在欧洲的厮杀,不得不暂时放松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一些亚非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长。

  (2)、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等国家成立无产阶级政党,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得以建立发展。

  (3)、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进一步激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在亚洲和非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局面。

2、特点

  (1)、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如1919—1923年期间,中国、朝鲜、印度、土耳其、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刚过,1924—1927年中国出现了国民大革命的高潮。

  (2)、多样性。由于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发展道路。一是领导者由不同的阶级来担任:如中国的斗争由无产阶级领导;印度、土耳其、埃及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组织领导。二是道路和方式多样化,如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道路;印度采取非暴力不合方式,土耳其走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三是斗争目标任务的多样性,既有反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又有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还有反封建反侵略相结合的斗争。

(四)、1919—1922年印度和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比较

1、相同点

  (1)、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2)、是大战后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结果;

  (3)、民族资产阶级或政党领导;

  (4)、都给英国殖民统治以打击。

2、不同点

  斗争方式——土耳其以暴力革命形式,印度以非暴力不合作形式。

  斗争重点——土耳其以反对帝国主义瓜分和封建主义统治为主,印度以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

  斗争结果——土耳其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企图并推翻了封建君主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印度在取得一定成果后转入低潮。

(五)、辩证、历史地看待苏联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特点

  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其经济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其政治特点是: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2、原因(这种体制的形成,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

  (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4)、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

3、影响

  该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精神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苏联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和军事强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到“二战”后不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而且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但该体制也存在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它未能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形成对斯大林严重的个人崇拜;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发展,脱离经济发展的集约化、一体化趋势,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