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高考解析
课外拓展



  
《道士塔》《泪珠与珍珠》

  

一、一周内容概述

  本周讲的课文是《道士塔》和《泪珠与珍珠》。

  学习这两篇课文,重点要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思想感情,《道士塔》是“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名篇,说理性很强,将事实和道理从几个方面来诉说,学习时要把理性的思路看清,并开放思想,从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寻求深高的理解,获得思想的启示。《泪珠与珍珠》是海外女作家的散文,是海外游子思乡怀忧的佳作,具有女性作家的感受细腻、笔墨灵巧的特点,作者把个人对童年、人生、社会的感受提升为一种审美的感受,饱含文化意蕴,散发浓浓的情韵。

二、重点知识归纳与理解

(一)《道士塔》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写在莫高窟出家的道士王圆箓用低价出卖了大批大批的敦煌文物。这让人愤怒,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第二部分推测出当年王道士用石灰刷白莫高窟壁画和毁掉洞窟中的雕塑的详细情景,表现了作者无可抵挡的痛苦心情。

  第三部分作者用悲愤的笔调写当年中国官僚们因为腐败而没有保护好祖国的遗产,而与此同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运走了大批宝物,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因为当时中国政府的腐败,这些珍贵文物竟无处不在,实在可悲可恨!

  第四部分写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忍着屈辱从外国买回文献的胶卷,努力钻研,让世人不得不承认真正的敦煌学依旧在中国!

2、研读探究

(1)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有两处傍晚时的景色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关凄艳的晚霞”,写出了一份衰落颓败的景象,渲染了全文凄凉、悲哀的气氛。

(2)“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作者为何要特指“就是那个”?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

  特指“就是那个”,表达的是作者曾关注过这个人,今天面对敦煌石窟的罪人,心中难以抑制的愤怒之情。

(3)“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作者为什么称其为“无知的躯体”?

  因为王圆箓是一个愚昧的、卑微的,没有思想的道士。作者称其为“这具无知的躯体”的本意是在作者眼中,他只是一个没有思想与灵魂的躯体,同时王圆箓已死,“当然无知”、愚昧,没有知觉,一语双关。

(4)作者在第二部分中,描写王道士粉刷洞窟的经过,通过对人物一系列心理描写,可以看出王道士是怎样一个人?

  无知,盲目,肤浅,毫无品味的一个庸俗道士,对历史和文化艺术无知。

(5)“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这句话中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里的“闲人”指谁?如果换为“其他人”呢?

  透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闲人”指的是那些关心这份历史文化遗产的人,作者用“闲人”来嘲讽王圆箓,也表达了一份无可奈何的自嘲情绪,王圆箓把莫高窟看做是他的私人财产,十分荒唐。

(6)“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你认为作者想等什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作者是想阻止这个历史的悲剧,但悲剧已成事实,作者只能在心中呐喊,却无能为力,是啊,当时国家积贫积弱,政治黑暗,政府腐朽,等谁呢?

(7)“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象,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这里所写的四个“惨白”是否完全相同?试分析。

  前两个“惨白”写的是洞窟被粉刷后的颜色,而后两个“惨白”是作者心中的感受,表达的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愤怒、痛心、伤心、绝望之情。

(8)“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股股炊烟”和“茶香缕缕”形成了什么样的关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

  形成鲜明对比,以此衬出当时中国官员的腐败、麻木、不作为。

(9)“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当时的政府对敦煌文物的保护不作为,让人震惊,失望。

(10)“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这里的“幽默地”有何含义?外国人为何有如此反映?

  有一种讽刺的意味,形象地刻画了外国人的丑恶的形态,同时也为中国官员感到可悲,外国人之所以有如此反应,是因为他们对王圆箓,对中国官员都不屑一顾,有一种轻蔑的态度,同时对中国人如此漠视敦煌文化大出所料,觉得不可思议。

(11)“要详细地复述这笔交换帐,也许我的笔会不太沉稳”,揣摩作者此时的心境。

  作者此时是感到可悲、无奈、震惊、愤怒,此刻的心情难以平静,所以会“不太沉稳”。

(12)“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分析含义。

  一层:说明外流文物之多。二层:“深深的车辙”是一道历史的痕迹。三层:“深深的车辙”也是刻在人们心灵的永远伤痕。

(13)“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指的是什么?如果去掉这里的“极”,所表达的语意效果如何?

  这个“前提”指的是外国学者所带来的学术成就,是建立在对中国人民的欺诈、掠夺,对中国文化遗产无情地剥夺的基础上的。这个“极”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愤怒之情,放在这里能够强调感情色彩,如果去掉就达不到这层效果。

(14)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设想自己拦下车以后的情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之中,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心中的一种强烈愿望,这份愿望是留住这份历史文化遗产,也能引发读者对敦煌劫难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但在现实面前却无能为力。这样写更具有感染力,让读者更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心情。

(15)“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这里所写的“难”究竟难在何处?这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写在沙漠里“大哭一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难”指的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政治的黑暗,官员腐败,这样一种历史根源无法一时去改变后,所做的一切都无意义。表达作者痛彻心底的悲痛之情,之所以“停驻在沙漠里”是因为作者当时难以发泄他的情感,作者已完全置身于这份幻想中,只能找一个切合自己心境的环境去发泄无人理解的情感,“沙漠”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偌大一个中国,祖先留下的遗产竟然无处安放,何其悲哀,表达了无助与无奈。

(16)作者在第三部分引用了一个青年的诗句“我好恨”,这些诗句在这一部分中起何作用?“我好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借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我好恨”体现了作者对掠夺中国文化遗产的外国学者的痛斥、愤怒之情。

(17)“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中国专家面对日本学者的发言,为何“没有太大的激动”?“默默地”表达了中国专家什么样的心情?

  因为在中国学者的心中,敦煌是中国的,所以面对这一言论时,心中很平静。敦煌的历史在中国专家心中永远是一段难言的心痛,“默默地”说明他们的情感是压抑的。

(二)《泪珠与珍珠》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文……也觉得在作文的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为第一部分。第一段点题。以奥尔珂德《小妇人》中马区夫人的话暗示下文:一个人随着人生体验的增加,将会对所经历的事情产生深厚的感情。第二段,用谢冰心的话作为进一步发挥的过渡,既表明作者的感情在加深,也为下文设下一个伏笔。

  (2)“不知愁的少女……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为第二部分。写作者对人生社会认识的提高。最初她只是喜欢白居易的诗,但老师用杜甫的诗点醒了她,使她对人生有了更为真切的领悟。

  (3)“说起‘眼枯’……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为第三部分。由具体的事例阐发对人生的直接感受。这种感受是多方面的,感情也是复杂的。正因为如此,作者的感受也才更加深厚。作者用母亲对自己和自己对儿子的两个事例说明了这种感情的真实性。不只是老人有眼泪,中年人有,小儿子也有了。写来情真意切。进而作者用阿拉伯诗人的诗句点明了在“眼泪”中寄寓的情理:“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

  (4)“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也就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境界吧!”为第四部分。作者通过对比深化主题,指出眼泪是“怀感恩的心,是最最纯洁真挚的”,同时呼应上文。

2、研读探究

(1)从文章的前一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已从泪水中探询到人间亲情的真谛,也已体悟到人生的境界。那为什么文章还要写“观音流泪”“基督徒之泪”呢?

  “观音流泪”是因为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和罪孽,愿为天下苍生幸福平安而落泪,这是一种爱之真切的泪,是一种神圣的、幸福的泪。基督徒是为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死在十字架上而流下的最最纯洁真挚的泪水,是一种感恩之心的激动的泪水。在这里泪水已经远超过了人间个人亲情,是一种普天之爱,至高无上的泪水。同时作者对人生的领域达到了最高境界,主题也随着升华了。

(2)文章题目为“泪珠与珍珠”,可文章很少谈到“珍珠”,“泪珠”和“珍珠”有什么联系呢?

  ①外形相似

  ②珍珠因排除沙砾而成,泪珠因渲泄感情而流

  ③泪珠是感情的结晶,像珍珠一样珍贵

(3)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句。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受忧患而愈益温厚。”

(4)作者写了哪些泪珠?各包含什么感情?

  伤世之泪:游子对故乡的感情,思乡之情。

  沙摧之泪:母亲对孩子的一份急切的爱。

  牡砺之泪:生命奋斗历程中的泪,饱含艰辛的泪。

  观音之泪:悲天悯人的慈悲之泪。

  基督徒之泪:对耶稣感激的泪,富有良心的泪。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品鉴余秋雨散文特点。

  余秋雨散文处处浸透着历史的深深思辨,对中国、世界文化的无尽感怀。所以他的笔调往往是冷漠的、深沉的,充满了理性的严峻,智慧的刻板。作为一个纯正的中国人,余秋雨文字中蕴含着对历史文化的忠贞、热爱。

  余秋雨散文在方法和技巧和手法上汲取小说及戏剧的因素,使作品更具现场感与感染力;使用对比手法,使文章的感情色彩鲜明而又强烈;文章在雅致的语言里倾注了强烈的感情,使之具有强烈的心理震撼和艺术感染力。

(二)《泪珠与珍珠》艺术特点。

  ①小中见大的抒情手法。在课文中,一句话、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滴眼泪都引起了作者的遐想,浮想联翩。

  ②巧妙引用古诗文,增强了表达效果。

  ③文章题目中有珍珠,而文中很少提及,作者只是从种种不同“类型”的泪水,来演绎“珍珠”的内涵,文章写得含蓄蕴藉。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