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内容概述
本周要讲的课文是《灯下漫笔》和《漫话清高》。
鲁迅的《灯下漫笔》,从兑钞一事引发议论,把人类历史定位于两个时代,并提出创造“第三样时代”的主张,同情关心中国蕴藏着对旧世界的反抗。鉴赏重点是:体会作者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的感情,学习由小及大,以情推理,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金开诚的《漫话清高》则是学术文化随笔,其鉴赏重点是作者围绕“清高”这一文化现象如何旁征博引的。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灯下漫笔》
(1)理解文题:
“漫”即不受约束,随意。漫笔即随手写来,没有固定格式的文章,本文写于夜间,鲁迅曾说自己是个“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这篇文章独具“夜眼”,对当时的社会和历史有独特的发现。
(2)剖析思路:
第一部分:①钞票兑银事件的经过;②作者由这一事件产生的联想,得出推断: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③作者对上述论证的判断。
第二部分:①作者由第一部分的判断得出进一步推论:“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②回溯中国的历史,得出“直截了当”的说法: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三部分:①讽刺当时的现实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②结尾发出震天一吼:“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代的青年的使命。”
(3)感情把握: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同时,作者还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思考国民性问题。
本文谈话的对象涉及三方面:对老百姓,作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统治者,作者是无情的嘲讽;对中国社会,作者是期盼。因而,全文的感情基调以怒和怜为主,集愤怒、讽刺、批判、同情于一体。
(4)同样的现银,以前感到“沉重累坠”,后来又“沉垫垫 地觉得安心”这反映了什么样的心理?由此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同样是现银、同样的沉,但却反映了“人”(老百姓和作者)在事件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当钞票“蒸蒸日上”时,银元在怀中,却只觉得“沉重累坠”,当钞票打折扣,六折、七折后换成了银元,可这时“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这里,作者关于对外在事件内心感受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作者正是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洞悉到百姓的奴性心态,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心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的重大问题。作者由此得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
(5)“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与“人变了奴隶贱了身反而万分喜欢”有何相似之处?
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欢乐。这种心理,看似反常,实则合理。人们为避免更大的灾祸,宁愿选择较为次之的损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期望的满足。鲁迅从中看到了隐藏在百姓灵魂深处的奴性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6)文章第四、五段在内容上有着怎样的联系?
第四段着重写个人的感受,而第五段则进一步推而广之,上升到普遍的社会现象,揭示了中国人易于满足的奴性心态,以及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根源是封建专制暴力。这样由小到大,体现了作者思考的深刻性。
(7)作者用精炼的语言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二者有何共同点?这两个时代划分标准是什么?“人的价格”如何理解?
始终是奴隶;标准是:“人的价格”的贬值程度;“人的价格”指做人的尊严、人格、价值等。
(8)和“一治一乱”相对应的分别是哪两句话?
“治”——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乱”——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9)作者在十二段里说:“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真的不了然吗?
从“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热心提倡复古,“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可以推出“现在”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具有讽刺意味。
(10)作者号召青年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要给第三样时代进行准确定位,就要结合全文,深入把握作者对中国三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准确定性,即了解作者对中国历史的基本观点(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概括)。在比较分析上,排除前两样时代的一切特点的时代即是第三样时代:生活在这一时代中的人们,既不想做奴隶,也做不稳奴隶,实际也没有做奴隶;社会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充分尊重人作为人的权利。所以“第三样时代”指完全不同于封建历史的平等、民主,没有压迫,没有暴力的时代,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时代。
2、《漫话清高》
(1)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7节)清高在古代。
第1节:释清高。
第2节:传说中第一个清高的人的事迹。
第3节:清高与富贵无缘。
第4节:纯正的清高者陶渊明。
第5节:要享有清高之名,必须有才。
第6节:评定清高是相当严格的。
第7节:评定清高的标准是模糊的。
第二部分:(8节)清高在当代。
第8节:当代应如何扬弃“清高”这一概念。
(2)许由、陶渊明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
许由的例子说明“清高”与显贵无缘,陶渊明的例子说明清高与富贵无缘。
(3)李白、孟浩然的例子又分别说明了什么?
李白的例子说明了评定清高的样板是相当严格的。孟浩然的例子说明了评定清高的标准既严格又模糊。
(4)作者认为“清高”在当代有什么积极意义?
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有的人并不能发财致富,有点清高可使人失意时获得心理平衡,成功人士有一点清高可以使人清白正直,不利令智昏,这都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三、难点知识剖析
1、《灯下漫笔》难句赏析
(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注意其中的关键词语“极容易”“万分喜欢”。此句一方面回应了上文银票低价兑换现银时“我非常高兴”和行市上涨时“我更非常高兴”,揭示了中国老百姓的奴性心理;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的“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成一种奢望,甚至一种享受,一旦有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喜欢”。“喜欢”二字,饱含辛酸、悲愤与无奈。
(2)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出“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这段话中的关键词语是“羡慕”“叹息”“心悦诚服”“恭颂”。这段话揭示了中国人当时容易满足的心态和造成这种落后心态的社会原因——专制暴力。通过打比方,愤怒抨击封建暴政,暴露国民的奴性人格,讽刺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就是一个百姓“略等于牛马”的时代,至多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时代”。
(3)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还嫌烦重,则看《历代纪元编》,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注意揣摩“这一个小玩艺”,它指的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之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4)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关键词语是“中立”“属于”“杀掠”“希望”和“决定”。本段揭示老百姓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讽刺国民的麻木不仁,批判国民缺少反抗精神。
(5)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揣摩“奴隶规则”的含义,它指的是“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不受“意外的灾殃”。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怒中国人麻木,怒其不争。
(6)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关键词语是“莫名其妙”“迁”“避”和“比较的‘稳’”。揭露了当时的现实,仍是强盗官兵交互为祸的时代,老百姓仍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境地,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7)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来看,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在鲁迅看来,学者们所说的“发祥”“发达”“中兴”时代,实质是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实质是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与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更替。鲁迅希望中国出现一个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第三样时代”。这里所说的给“主子”清道辟路的“作乱人物”指的是造反、起义的农民。
(8)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
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具有讽刺意味,从反动文人热心提倡复古可知现在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此句揭露了当时的现实,仍是强盗官兵交互为祸的时代,老百姓仍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2、《漫话清高》句子含义
(1)唐尧是人人称颂的圣君,圣君是因为给天下人办了好事所以受到称颂,然而他所选的接班人却不愿为天下人办事,不愿办事却同样受到称赞,真不知是什么道理。
一个是为天下人办好事的圣君受称颂,另一个是不为天下人办事的人受称赞,二者似乎是矛盾的,但仔细想想就可以知道这两个人的人生追求是不一致的,如果给这两人归类的话,唐尧应是属于高风亮节、德高望重一类的,而许由则应属于遗世隐居一类的,也正是由于许由不肯做官才成就了他清高的名声,这就证明了作者的“清高”的观点。
-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