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高考解析
课外拓展



  
《记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

  

一、一周内容概述

  本周主要讲的课文是《记念刘和珍君》和《故都的秋》。

  《记念刘和珍君》具有政治性、战斗性和抒情性特点。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正直、忧愤的性格。《故都的秋》充分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味。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记念刘和珍君》

1、文章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2):交待写作缘起;通过展现内心矛盾揭示自己悲愤交织的情感。

  第二部分(3—5):叙述刘和珍君生前事迹,死难情形;借助议论抒情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悲愤交织的情感。

  第三部分(6—7):评价刘和珍等人“三·一八”死难的意义;用议论方式作客观平静的分析。

2、具体分析每部分思路

(1)第一部分(一、二节)都说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一再强调这一点?

  第一个“必要”是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君,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祺瑞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是要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所以第一部分分两次强调,突出了本文的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由爱到憎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第二节思路探究

  第一段共五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3)分析第四节思路

  这一节共五层意思,内容思路为:听到噩耗——颇为怀疑——见到尸骸——听到诬蔑——号召爆发。这五个内容的视点都是鲁迅先生。

(二)、《故都的秋》

1、介绍背景

  1933年至1937年,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隐居生活,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到北平,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了名篇——《故都的秋》。

  “故都”点明描写的地点,不说“北平”,含有深切眷恋之情,“秋”点明了描写的内容。

2、文章结构分析

(1)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第1、2段写什么?是用什么手法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第3—11段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

   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夜话,秋日胜果。

(4)最后两段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如北国之秋,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限眷恋之情。

(5)课文结构图

  

(6)首尾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

   首尾呼应,意境升华。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记念刘和珍君》

1、文章开篇为什么要强调“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而不说成“1926年3月25日”?

  着重考虑的是蕴含其间的作者的愤慨的揭露和讽刺,紧扣住“民国”二字来推敲,要把握作者此时此地的心境和情绪来体会。

2、课文中多次出现“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等概念,从文章内容看,这些概念怎样区别?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要紧扣这些概念出现的语境和作者运用的情感态度,这里的“中国人”一般是泛指所有的中国人,不是特指“反动派”;“庸人”即平庸之人,是指有一定的是非观念,有感于烈士死难却迫于统治的残酷而不敢有所行动的人,这些人苟且偷生,虽心知肚明却行无所动。“无恶意的闲人”他们尽管不是坏人,与“有恶意的闲人”有着根本区别,但这些人对世界,对社会的态度极为冷漠,是非不甚分明,是鲁迅许多作品中提到的“看客”,“有恶意的闲人”显然是指反动派的走狗文人一类。

3、对“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一句中的“伟大”,你怎样理解?

  对“伟大”的理解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伟大”是反语;一种认为是用以直接赞颂“三个女子”的,倾向的意见则是认同后者。

4、品析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1)解读“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这种黑暗现实。这段话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种黑暗的现实的,他们为之感到哀痛,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2)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即革命;一种是灭亡,即民众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民族衰亡,但作者是在强调爆发。

(3)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征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文明”“伟绩”“武功”都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痛的心情。

(4)解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而请愿何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呢?可见作者是否定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

(5)解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二)、《故都的秋》

1、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细细品味,作者怎样在写景中融入了深沉细腻的感受、情思?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某一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文中写到:“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能看到高而碧绿的天色,听到驯鸽的飞声,秋蝉的残声及雨声、人声,这些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既说明这个地方静寂,又说明景中人的悠闲自得。作者写这些流露了对故都的眷恋。

2、本篇抒情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作者将故都的秋色与个人的情思巧妙自然地融为一体,对本文的景中情的理解是一大难点,怎么在学习中体会,理解作者这种写法?

  对本文景中情的深入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细读课文,反复咏吟,从中加以体会。特别要细心研读,反复琢磨有关饱含作者情思的语句。比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其中,“特别”一词点明作者情有独钟,表明“清”“静”“悲凉”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点。又如“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句中所谓“中国的秋的深味”,并非纯客观的秋天景象,而是渗透着作者特殊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的秋的氛围,况味。第二,联系本文写作背景与作者的经历来加以体会。这样,便于进入角色去感受和理解。比如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作者自身创作枯淡的苦闷心理等是体会作者所绘之景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应抓住什么重点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这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抒情散文,其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特点值得在学习中深入体会。作者将故都的秋色与个人的情思巧妙自然地融为一体,写出了北国之秋特有的品格,也抒发了自己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秋之“清”“静”“悲凉”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之“深远的忧虑”和“孤独、冷落之感”的主观色彩十分融合、协调,可谓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第二,在写法上,全文紧扣“清”“静”“悲凉”,选择不同景物,从不同的侧面加以渲染、刻画,并对所写的景物都有一番独特的装点和解说,注入了自己特有的感受与情趣。比如写北国槐树,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另外,那牵牛花的蓝朵,秋蝉的残声以及秋雨秋风,乃至被作者称为“奇景”的枣树,无不充满着浓浓的、悲凉的秋意。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