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体系与阶段特征
1937年7月到l945年8月,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经历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民族人民和各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及海外华侨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在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两个政党、两个政权、两支军队的抗战局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斗争,中华民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八年抗战,赢得了这场空前的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几个问题
1、抗日战争的特点
(1)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连成一体。
(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前期积极,后期消极是正面战场的特征,而敌后根据地则始终如一。两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国共两党阶级属性的不同决定了该特点的存在,也决定了统一战线内部存在尖锐斗争。
(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做出巨大让步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不退缩,决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
(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6)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意义
(1)必要性: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逐步扩大,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抗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是最紧迫的任务。
(2)方针制定: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底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3)初步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正式建立: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5)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比较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它不仅有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凡属中国的抗日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而革命统一战线是上述前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而革命统一战线有统一的政府机构,有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
(3)合作方式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国共两党是党外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国共两党是党内合作。
(4)政权和军队的掌握不同: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权和军队基本上都由国民党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双方各自有军队和政权。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革命统一战线中充满着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6)结果不同:革命统一战线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中途破裂,导致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尽管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维护下,坚持到了抗战的全面胜利。
(7)两个统一战线的任务不完全相同: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败日本法西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8)从所处的国际环境看: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苏联的很大帮助,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同,而世界各帝国主义国家及其他反动势力则全部持敌视、反对的态度。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于处在二战新的国际环境中,不仅得到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帮助,而且由于英美帝国主义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所以英美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中国抗日,赞同国共合作。这对我党建立和坚持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有利的。
4、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基本斗争策略
(1)统一战线内部存在斗争的原因:
①阶级矛盾的存在,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②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特别是日本相持阶段政策的变化,国民党两面性充分暴露出来,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③英美等国对华政策的影响,相持阶段到来后,曾积极支持国民政府的妥协性活动。
④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武装力量的扩大,为国民党顽固派所不能接受。
(2)统一战线坚持到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始终未变,中日民族矛盾始终为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国民政府反共但不敢彻底破裂,不敢放弃抗日。
②中国共产党以民族解放大业为重,对国民党的反共摩擦进行坚决反击,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持让步,进行“有理、有利、有节”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维护了统一战线。
③中国采取种种政策,进一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民主力量,如“三三制”原则、减租减息、交租交息政策等政策,巩固了根据地。
④世界反法西斯形势的影响,英美等国际力量对中国的支持,特别是反对蒋介石发动的皖南事变,反对统一战线的破裂。
⑤“党外合作”方式也是统一战线长久的原因之一,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地进行民族独立战争。
(3)为维护或扩大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重大政策及基本斗争情况: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七八通电,号召国共两党亲密合作。中共中央提交国共合作宣言,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统一战线建立。在抗战相持阶段,对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退步”的口号,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坚决回击国民党进攻,但又不使统一战线破裂,达到了以斗争求团结的目的,孤立了蒋介石集团,维护了统一抗日局面。在根据地,通过“减租减息,交租交息”政策和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政权,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
三、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
(1)抗战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国共两党的矛盾和斗争。
(2)抗战初期,国民党内亲日派散布“亡国论”,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宣扬“速胜论”,这些都不利于抗日战争的发展。为此,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指出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3)相持阶段到来以后,日本改变了战略方针,国民党亲日派公开投敌,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也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反共倾向日益增长,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不断掀起反共高潮,制造皖南事变。中共中央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国共合作,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军事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坚决予以回击。
(4)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正确方针,也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国共第二次合作能够坚持到抗战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着明显的区别,最主要是共产党的独立自主地位。
四、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担当了主要的抗战任务,多次组织大规模会战,广大国民党官兵抗战还是比较努力和英勇的。正面战场的抗战,歼灭了大量日军,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但由于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导致丧师失地,大片国土沦于敌手。正面战场在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展开。没有正面战场的抗战,就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在正面战场节节溃败的形势下、敌后战场的抗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也使抗日战争很快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调整侵华方针,也由于国民党的阶级属性所决定,反共倾向日益增长,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正面战场的作用大大减弱。虽然国民党爱国官兵如张自忠等英勇抗战,但华中、华南大片国土继续沦丧。与此同时,敌后战场面临日、伪、顽固派的多重夹击,遭遇空前严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坚决回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维护了统一战线。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正确处理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才使国共合作坚持到抗战胜利。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方针,广泛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逐步发展壮大,使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的主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连为一体,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努力之下,根据地渡过严重困难时期。从1944年起,尽管正面战场出现大溃败局面,而敌后战场却开始了局部反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决定意义。
由于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决定了两党在抗战中执行不同的抗战路线;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不同和政策的不同,决定了两个战场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不同。
总之,两个战场的出现是由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这两个战场相互依存,互相配合,贯穿始终,共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如何全面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
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史学界基本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民党正面战场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应予以肯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正面战场在抗战中所起的作用不大,消极因素是主要的。支持这两种观点的理由分别如下:
1、积极作用为主
(1)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也正是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才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也鼓舞了全国人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2)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尽管国民党抗战的态度较初期消极,但还是坚持了抗战。从战略上讲,仍然牵制了很大一部分日军,在客观上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起到了战略配合的作用。
(3)从整个抗战过程看,尽管国民党在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但它始终坚持抗日的方针,没有妥协投降,从而保证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2、消极作用为主
(1)从抗战开始,国民党执行了一条单纯由政府和军队包办,不发动人民群众参加的片面抗战路线,使得国民党正面战场损失惨重。
(2)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便采取消极抗日的态度,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此后相继掀起几次反共高潮,限制全国抗日民主力量,正面战场出现大溃败。
(3)国民党上层对日妥协投降活动几乎从未间断过。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汪精卫公开走上投降叛国的道路,国民党政府内一时出现“降官如毛、降将如潮”的局面。蒋介石则运用一切办法尽力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
(4)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林立,各树一帜,互不相容,极大地抵消了抗日有生力量。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待遇十分优厚,而不少杂牌军,虽在前线英勇杀敌,却得不到嘉奖,还备受种种刁难,甚至被分化瓦解。
六、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比较
1、两种根据地的异同点
不同点:①前者指导思想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后者是全面抗战路线,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②前者斗争对象是国民党反动派;后者是日本侵略军、伪军、国民党顽固派等。③前者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后者主要在华北地区。
相同点:①战略构想:都是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试图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取得革命胜利。②发动群众:都是着眼于到农村发动和依靠群众,壮大革命力量。
2、斗争结果的不同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据地大部分丧失,红军被迫长征。抗战胜利前夕,抗日根据地抗击着侵华日军的大部分和几乎全部伪军,根据地得到发展,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3、两种不同结果表明
只有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方针和思想路线,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已更加成熟,更具有革命斗争的经验。
七、三种力量在抗战不同阶段的政策变化
1、日本方面
(1)抗战初期,速战速决──发动一系列会战。
(2)相持阶段:调整政策,对国民政府和正面战场以军事打击为辅,以政治诱降为主,对中国共产党和敌后战场以军事打击为主。
(3)反攻阶段:被迫投降,但主要是向国民政府投降,对中国共产党拒降;
2、国民政府方面
(1)防御阶段:积极抗战,在正面战场组织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取得台儿庄大捷,但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国民党亲日派散布“亡国论”,亲英美派散布“速胜论”。
(2)相持阶段: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
(3)反攻阶段: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甚至与日伪勾结。
3、中国共产党方面
(1)防御阶段: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立敌后根据地;配合正面战场,取得平型关大捷;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抗日的正确道路。
(2)相持阶段:
对国民党: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争取其继续抗战,努力维护统一战线。
对日本侵略者:发动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进行反扫荡斗争,采取的方针是“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条件的运动战”,采取的战术有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裂战等。
巩固根据地的斗争: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采用“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阶级减租减息、农民阶级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展整风运动。
(3)反攻阶段:维护人民抗战胜利果实,1945年春中共召开“七大”,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会议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