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世称靖节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不过到他时,家境已经没落。他从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二十九岁出仕,做过几次小官,济世的抱负无法施展,还要降身辱志与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因而行动上仕隐无常。最后一次做官是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而解职归田。
他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充满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散文《归去来兮辞》写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人们常把它与诗人的自画像作品《五柳先生传》视为姊妹篇。
(四)、重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把握
1、文章中需掌握的词
映带左右:映衬围绕。
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品类之盛:自然的万物。
信可乐也:实在,真。
悟言一室之内:坦诚交谈。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所之既倦:往,到达。
悟已往之不谏:谏正,劝正。
知来者之可追:挽救,补救。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审容膝之易安:觉察。
委心任去留:随,顺从。
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引壶觞以酌:端起。
引喻失义:援引。
聊乘化以归尽:顺应。
策扶老以游憩:拄着。
寻君去就之际:接近。
园日涉以成趣:到。
2、借助手中的资料,结合所学的课文归纳下列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毕、修、引、次、是、行、乘、策
3、词类活用和通假现象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把…看作相等)
或棹孤舟(名作动,划)
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天天)
善万物之得时(形作动,喜欢,羡慕)
虽趣舍万殊(“趣”通“取”)
4、古今异义
左右:古:常指帝王的侍臣。 今:多指左和右两个方面。
其次:古:曲水之旁,即它的旁边。 今:次第较后;第二。
俯仰:古: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今:低头和抬头,或一举一动。
觉今是而昨非:古:正确,错误。 今:判断词,是,不是。
悦亲戚之情话:古:真实,心。 今:感情。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如“死生亦大矣”“其致一也”等。
(2)省略句:如“(众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悟言(于)一室之内”等。
(3)倒装句: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不能喻之于怀”等。
(4)被动句:如“既自以心为形役”。
(5)疑问句:如“奚惆怅而独悲”“复驾言兮焉求”等。
(五)、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文章的思路
《兰亭集序》以叙事为议论张本,故首叙兰亭之会; 用“乐”字结住叙事,由是而兴人生之叹;由叹而归结为“死生之大”,点明作序主旨;然后扩展开来,说古人“兴感之由”,论“一死生”“齐彭殇”之妄,最后仍回到说诗集上来。
《归去来兮辞》的抒情线索,即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叙事线索,即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
2、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兰亭集序》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叙述兰亭集会的盛况。
第二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自然段写作序的目的。
作者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第一部分(第 1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分两层。第一层是自责之词。第二层是自恕自慰之词。
第二部分(第 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可分三层。第一层写归途和初抵家时的情况。第二层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第三层写诗人在农村的出游经历。
第三部分(第 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分三层。前一层紧承上文“吾生之行休”而自问,引起下文,下面两层从正反两个方面自答,表明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
3、文章的语言特点
《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十六个字将兰亭四周的景色,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引以为流觞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将宴会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等名句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文章写景、叙事、抒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风格自然清新。
《归去来兮辞》虽采用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风格。如作者辞官是因为鄙弃官场的黑暗,但文中并无片言只语涉及官场中的黑暗情形,如文中写田园生活的乐趣,看起来都是一些极为平常的细节,但又处处显示出作者“旷而且真”的感情。这种淡远潇洒的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归去来兮辞》
1 、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只是归隐田园的欢乐?应如何理解?
一方面反映陶渊明恬适宁静的生活情趣,平和的田园生活让他心情舒畅,自由的乡野万物令他感到赏心悦目,妙趣横生,陶渊明为找到了身心的归所而欢欣鼓舞。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作者为以上的获得付出了埋葬青年时代 “大济苍生”的梦想的代价,在抛弃让他彻底失望的官场时,他也告别了自己昨日的梦想。所以陶渊明一面痛下决心“归去”,一面要安慰自己“奚惆怅而独悲”。当他饱览山川秀色时,焉知一朵“无心”出岫的云不会令误入“迷途”的作者触景伤怀;当他在遁世的隐居生活中怡然自得时,有时也要用琴和书来“消忧”。这位自认“寓形宇内复几时”的诗人,需要忍受因调整失落的心理、重新为理想和现实定位而带来的痛苦,尽力说服自己乐天知命,“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总之,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露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
2、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过陶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在前面介绍陶渊明创作题材时曾提到过,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已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
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完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