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高考解析
课外拓展
 



  
《〈呐喊〉自序》

 

一、一周知识概述

  本周学习研究鲁迅思想十分重要的一篇作品《〈呐喊〉自序》。《呐喊》是鲁迅1918年到1922年短篇小说的结集,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本文是鲁迅为这部小说集写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3日。作者在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和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本书的主题。

二、重点讲解

1、按时间顺序叙述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2、作者在叙述自己生活经历时的选材与思想发展的关系。

  文中叙述个人经历的目的在于反映自己的思想发展,从而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因此,鲁迅在本文中所叙述的种种经历,都是对他的思想的发展起了最直接、最深刻影响的事件,这就是本文在选材方面“事例典型”的典型之所在。

  例如在绍兴故乡时,作者没有写“百草园”的生活,也没有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只选取了父亲患病一事来写。父亲的患病不仅使家庭彻底败落,使鲁迅感受到世态的炎凉而想“走异路”;而且由于父亲的患病,他整日为买药和寻药引而奔波,然而父亲仍然亡故了,这件事对少年鲁迅刺激很大,最后意识到父亲的病是被庸医耽误了,这就为鲁迅后来选择学医埋下了种子。

  又如在南京,他学的课程和所受的影响必定是多方面的,但鲁迅却独独选取并不讲授的生理学和业余读的《全体新论》等书加以叙述,是因为这些新知识与父亲患病对鲁迅感情上的强烈刺激联系了起来,促成他选择学医,产生了第一个美好的“梦”。

  再如,把文中对仙台学医经历的叙述与《藤野先生》一文比较,可以看出鲁迅仅突出写了一次放映时事画片的情景,其中“强壮”、“麻木”、“赏鉴”、“盛举”等词突出表达了鲁迅对同胞的麻木的激愤和悲哀。这件事使他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了,以此为转折,产生了一个新的“梦”,从而改变了鲁迅一生的方向。

  又如在东京时期,鲁迅本做过很多文学工作,可只写了《新生》流产一事,这是因为这一“创始时候既已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的经历不仅破灭了他的治文之梦,而且更使他感到思想启蒙之无望:“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同时,这一痛苦的经历也使鲁迅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在北京,鲁迅有五、六年闭门蛰居的生活,这里只写了“钞古碑”一事,这是因为与其他麻醉法相比,没有什么比研究古代的造像和墓志等金石拓本更能使他“回到古代去”,更能“麻醉自己的灵魂了”。但又因为鲁迅的蛰居并非遁世,寂寞并非消极悲观,苦闷乃是由于一时找不到出路,所以后来一旦有朋友索稿,且得到朋友的启迪,鲁迅便“答应他也做文章”,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有了小说集《呐喊》。

3、作者创作小说并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缘由。

  首先即文章首段所言,《呐喊》是作者年青时候做过的许多梦中那“不能全忘的一部分”。那么,这些“梦”是什么呢? 统观全文,可知作者在文中记叙了自己年青时的三个梦想,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救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立志学医,期望平时治病救人,战时从军报国,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即学医救国梦;第三个是弃医从文,想提倡文艺运动,来改变麻木愚昧的国民的精神,即文艺救国梦。这些梦想虽然都未能实现,但贯串于这些抉择中的基本思想——救国救民——却因为经过沉默思考更显得强烈而深沉,终于促成了他后来的呐喊战斗。

  第二是因为朋友金心异的来访和倾谈。三大梦想的破灭使鲁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之中,这时朋友金心异来访索稿,特别是他与鲁迅之间关于“铁屋子”的一场论辩,极大地启发和激励了寂寞苦闷中的鲁迅:“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而且鲁迅的从文之梦虽然破灭,但并没有改变“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的基本观点,“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并且最终写出了振聋发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的《呐喊》。

  总之,鲁迅先生坚定执著地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是创作《呐喊》的深厚思想基础和真正的缘由,而金心异的访谈则是鲁迅先生创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4、鲁迅先生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呐喊”的含义,从《自序》中看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示自己的小说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使他们来抗争而发出的战斗呼喊,也即“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一是为勇猛的革命前驱助威呼喊,使之不惮于前驱,不再感到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寂寞孤独。

三、难点剖析

1、夹叙夹议的特点。

  由于本文既要叙述自己过去的某些经历状况,又要表述自己思想感情的演变,所以采取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例如写父亲病亡之后,便抒发了对家境败落的感慨;叙述在南京读到生理学著作以后,便发表了对中医的看法;述说了中国人被日本兵砍头示众的影片后,便表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见解;介绍完《新生》从创始到失败的经过,便抒发自己感到无边寂寞的感情。

  在具体、生动的叙事中夹入精练、透彻的议论,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厚,使中心思想更加明确集中,从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感受、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发展进程。

2、重要语段分析。

  (1)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句中的“梦”的含义是作者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理想。为何把理想叫做“梦”呢?是因为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终究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第2句的中心意思是讲《呐喊》的内容都源于作者亲身的经验。“精神的丝缕”指回忆往事时的思绪,运用了比喻的说法。作者说回忆这些梦“不免使人寂寞”,原因是这些梦在黑暗的现实面前都破灭了;又说“可以使人欢欣”,是因为这些梦反映了作者求索不已的爱国精神;“偏苦于不能全忘却”,是因为在反省思考后,作者心中救国救民的愿望更为强烈。

  (2)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一句比喻可使人感到作者当时的悲哀之深广。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但没有人来赞同,也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这种无聊、悲哀和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

  (3)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回到古代”指抄古碑一事。鲁迅当时之所以用包括钞古碑在内的“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实在只是因为他从《新生》失败一事中所感觉到的“寂寞”(即发现启蒙无望而带来的悲哀孤独感)太沉重,于他太痛的缘故。“后来……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指辛亥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奏了功”指起了效果。“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指在痛苦的思索中更冷静,更成熟了。

  (4)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唯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消去了”一句中的“居然”,表达出鲁迅当时不愿如此可又找不到出路而不得不如此的异常苦闷的心情。从居住的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古槐和夏夜在古槐下纳凉时的情景,可以看出当时鲁迅居住环境的冷清、寂寞。这些景物的描写将作者当时苦闷寂寞的心情衬托渲染得更加强烈而沉重了。

  我们从作者所着意表达的这种寂寞苦闷的心情中,不是更能体会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吗?

  (5)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铁屋子”比喻当时异常黑暗顽固的旧社会,“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他们可怕可悲的前途。这些比喻不仅贴切形象,而且令人触目惊心,促人警醒。

  (6)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此时的呐喊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是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遵从于革命先驱者的意愿的,所以鲁迅将此称为“听将令”。这表明鲁迅的思想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开始自觉地以文艺为武器,为鞭挞黑暗残酷的反动统治而战斗。

- 返回 -